《“农文网培学校”工作简报》第十一期

日期:2013-02-19来源:转载点击:3273 字号: 手机:

扫描微阅读

雄州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示范项目“农文网培学校”工作简报

2013年第1期(总第11期)

楚雄州文化体育局主办       楚雄州图书馆承办         2013.1.15

本期要目
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第五次评估定级工作正式启动
文化共享工程楚雄市支中心举办“迎新年楚雄市农文网培学校建设成果图片展”
广通镇“农文网培学校”村级分校“力成效显”
广通镇“农文网培学校”扎实开展“文化惠民”培训

 

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第五次评估定级工作正式启动

 

文化部办公厅于近日下发了《关于开展县以上公共图书馆第五次评估定级工作的通知》,拉开了公共图书馆第五次评估定级工作的序幕。2013年1月9日上午,云南省文化厅召开了“第五次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视频会议。会议由省文化厅公共社会文化管理处处长李友仁主持,省图书馆主持工作的王水乔副馆长对新的《公共图书馆评估标准》进行解读。省文化厅黄玲副厅长从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做好迎接评估工作等四个方面作了布署。

会议结束后,楚雄州文化体育局局长施克沛立即对楚雄州公共图书馆做好迎接评估工作进行了布置。从成立评估工作领导小组,到认真计划,确立方案等提出具体要求,并强调要高度重视此次评估定级工作,加强组织领导,要坚持实事求是,坚决杜绝和防止弄虚作假。

此次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是既1994年开始实行公共图书馆评估以来,文化部对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进行的第五次评估定级。新的评估标准从以下6个方面进行了调整:

1、适当提高了部分指标,新增了一些指标。标准中对财政拨款提出了新要求,涉及免费开放本地经费到位情况、财政拨款年增长率与当地财政收入增长率的比率等。

2、兼顾地区发展水平差异、人口数量差异,为发展留有空间。采取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人均指标与绝对值指标相结合的方法,使评估标准能够更加科学、客观地反映各地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情况和水平。部分指标采用4年平均值的统计方法,有助于均衡、可持续发展。

3、更加科学、准确地界定不同层级图书馆的职能分工。强调了省级图书馆的协作协调工作及其在地区性图书馆服务网络中的核心地位,专为省级馆设立了地方文献入藏、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地方图书馆服务网络建设等指标。

4、强化了对服务的考核,提高社会效益考核的分值。服务考核既包括基本服务,如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免费开放、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健全并免费提供等,还包括对数字资源服务、远程服务的考核,如网站访问量、数字资源发布量占资源总量的比例、可远程访问资源占发布资源的比例、数据库使用情况等。服务效益考核指标如人均年到馆次数、馆藏书刊文献年外借册次、每万人平均参与活动次数等分值,都比以往有所提高。

5、突出重点,强调了对重大文化工程项目实施情况的考核。近年来,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和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在各级图书馆实施,标准将这4项文化工程的实施情况作为了一项重点考核内容。

6、细化指标解释,增强评估标准的可操作性。为便于理解评估标准各项指标的含义,在指标的备注项进行了说明。

评估定级工作由文化部公共文化司负责组织实施。公共文化司负责组织对省、副省级、计划单列市图书馆进行评估,各省(区、市)文化厅(局)负责组织对所属市、县级图书馆进行评估。时间安排为:2013年4月~5月对市、县级图书馆进行评估; 6月~7月对省、副省级、计划单列市图书馆进行评估;

7月底前,各省(区、市)文化厅(局)将市、县图书馆的评估结果和总结报送公共文化司; 2013年底前,经文化部审核并征求各省(区、市)文化厅(局)意见后,确定评估定级结果,并命名一、二、三级图书馆。

(楚雄州图书馆  华胜刚)


文化共享工程楚雄市支中心举办“迎新年楚雄市农文网培学校建设成果图片展”

为加大文化惠民工程——文化共享工程和乡镇“农文网培学校”的宣传力度,使广大城乡群众都能了解并享受这些工程的建设成果,2013年1月1日—7日,文化共享工程楚雄市支心在龙江公园江心楼举办“迎新年楚雄市农文网培学校建设成果图片展”。2011年楚雄市被列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农民素质教育网络培训学校创建试点,在省、州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楚雄市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楚雄市文体广电旅游局精心组织实施, 创建工作顺利推进,取得较大成果。此次图片展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参观展览的群众络绎不绝。

(文化共享工程楚雄市支心  刘云久)

广通镇“农文网培学校”村级分校“力成效显”

近年来,广通镇把加快推进农村文化建设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同时,努力探索农村文化建设的新路子,科学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文化惠民工程均等化,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广通镇在实施“农文网培学”工程中,紧紧围绕保障好辖区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这一目标。一是设置机构,强化领导。为加强领导,认真抓好“农文网培学”村级分校建设工作,广通镇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分管意识形态的副书记和分管文化工作的副镇长为副组长,“农文网培学校”工作人员和其它有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之间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为整个“农文网培学校”村级分校的顺利建设提供强有力组织保障。二是扎实推进,稳步实施。在实施“农文网培学校”村级分校建设过程中,广通镇整合镇、村各项资源整体联动,加强协调、配合和沟通,用好用活设备资源,并安排专人到各村点帮助指导调试、安装和使用。到目前为止,全镇在16个村委会都建成“农文网培学校”村级分校网点,并配备电脑22台,进一步夯实了全镇文化事业的发展基础。三是努力打造示范点,推动“农文网培学校”村级分校的规范化。为使村级分校成为村委会干部、党员、和广大的人民群众获取信息、学习知识、了解政策、掌握技能的重要阵地和平台,广通镇“农文网培学校”将村级分校和农家书屋建在一起,打造村级农民网络培训示范点。目前,已在甸尾村、清风村和旧庄等3个村委会打造示范点,并在每个村委会配备不少于3台的电脑,并规范管理、规范操作。示范点在满足了群众的需要的同时,有效的整合了场地、人力、物力等资源。四是加强日常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全镇16个村委会都落实了管理员,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认真登录固定资财台账,对各种设备专人负责和日常管理,并加强对文化信息共享资源的作用和功能进行广泛宣传,定期对农民朋友开展实用技术培训。

目前,广通镇“农文网培学校” 16个村级分校(包括3个示范点)已成为群众适应新形势、学习新技术、掌握新本领,创造新效益不可或缺的重要平台。

(广通镇“农文网培学校”  张建平)

广通镇“农文网培学校”扎实开展“文化惠民”培训

2012年,广通镇“农文网培学校”充分发挥文化信息共享工程资源和设备,利用好学校平台,大力开展文化惠民工程培训。
从年初开始,“农文网培学校”老师在深入了解群众需求的前提下,精心制定了一系列的惠民培训计划和方案,培训内容涉及烟草、粮食作物、养殖业、经济林果、特色蔬菜、人工食用菌、药材及农村适用的法律法规等。并对全镇16个村委会、199个村小组的村组干部和进行分批培训,使他们逐步掌握电脑基础知识,学会1—2门吃得开、用得上的实用致富技能,逐步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真正成为带领群众致富的领头人。在开展培训的基础上,对培训人员发放各类科技光盘、影碟和种养殖书籍。

同时由文化站牵头,定期不定期组织农技、林业、烟草、畜牧兽医、司法、土地等部门专技人员入村入户(重点联系户)服务。每年从镇新型农民培养计划对象挑选出50到80(每村3-5名)名有一定文化基础、致富愿望的群众,进行建档立卡,实行重点挂钩培养。

截止2012年11月,广通综“农文网培学校”共举办文化惠民培训12期、1860人次,累计开展村干部培训17期356人次,协助镇党委和各村开展新型农民培养培训18期705人次,发放科技光盘、影碟864盘,书籍632册。

(广通镇“农文网培学校”  郭建德    张建平)

主编:张殿洪    责任编辑:姜荣文    审稿:余涛    编辑:钟志强

名称:电话:
共0条评论

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