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州民俗节庆介绍(一)火把节

日期:2012-06-26来源:转载点击:7531 字号: 手机:

扫描微阅读

 

“火把节”是彝族的传统节日,流行于云、贵、川等彝族地区,白、纳西、基诺、拉祜等族也过这一节日。火把节多在农历六月二十四举行(有少部分地区在农历六月二十五举行),节期三天。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北斗星斗柄上指,有的学者认为此节原系彝族十月历法的一个年节——星回节,俗有“星回于天而除夕”之说,相当于彝历的新年。因此又称过大年。

火把节是彝族最隆重、最盛大、场面最壮观、参与人数最多、最富有浓郁民族特征的节日,主要活动在夜晚,人们或点燃火把照天祈年,除秽求吉,或烧起篝火,举行盛大的歌舞娱乐活动。“火把节”被誉为“东方狂欢节”。

关于火把节的起源,在彝族同胞中有许多相关的传说:有南诏王火烧松明楼之说;有孟获被诸葛亮“七擒七纵”后,诸葛亮的恩威并重的策略颇得当地彝族人民的拥护,当晚入城时人们点燃火把,迎接诸葛亮进城之说;也有凉山彝族奴隶为反抗奴隶主的压迫举兵反抗,在被奴隶主的武装围困后,奴隶们想出将火把捆在牛角上点燃,冲散了敌人的阵线,打败了奴隶主军队之说……但流传和影响最广的,莫过于“阿提拉巴烧蝗虫”之说:

相传很久以前,天和地是相通的,天上的神和地上的人和睦相处,经常相互往来。有一年夏天,天神思梯古慈派了一个名叫耿丁有惹的天差下凡催债。耿丁有惹来到人间后,遇到人间的英雄阿提拉巴(也有说叫“火体拉巴”或“惹底毫星”),阿提拉巴说:“你们住在天上,我们住在地上,我们互不相干,为什么我们天天给你们交租还债?今天,我们两个来比赛摔跤,如果你赢了,我们就交,你输了我们就不交。”于是两人就比赛摔跤,结果耿丁有惹被摔死。天神思梯古慈大怒,放出很多煌虫到地上,把人间的庄稼吃掉,阿提拉巴带领人们砍来很多松枝和箭竹,扎成火把,举火烧虫,保护了庄稼。为纪念这次胜利,以后每年六月二十四日这天都要举行火把节,相沿成习至今。

按传统,佳节之前各家都要杀猪宰牛羊,准备食品,从六月二十四日火把节开始至二十六日完毕,白天全村无论男女老幼,均到附近的“火把梁子”游乐,并举行赛马、斗牛、射箭、摔跤、拔河、荡秋千等比赛活动,并开设贸易集市;傍晚,各村寨以干松木和松明子扎成大火把竖立寨中,入夜点燃,青壮年则耍火把(所谓耍火把,即由青壮年男子手持火把,抓取以朽松木、香棍木等配制成的粉末撤在火把上,使之喷出星火烈焰),先屋内,后屋外,再田间地头,尽情喷撤,最后将各家火把集中于村内广场,男女老幼围火欢歌跳舞,一片欢腾,彻夜不息。

武定一带彝族的罗婺支系,有“过年要宰猪,过火把节杀骟绵羊”的习俗。杀羊多在六月二十四日清晨,杀羊时要请毕摩来祭天地。下午开始扎火把,用杨柳树皮在火把上扎十二道,一道表示一个月。扎火把,彝语叫做“剁交实”。每扎一道,要唱一遍“剁交实”,并且要在每一道上,塞一块早上杀的鲜羊肺和春节留下的小猪爪,洒上一滴祭酒。吃过晚饭送火把,彝语叫做“剁交火”。送火把时要先在火塘里喷上一口酒,撤一把松香末,点燃火把。然后就举着火把从住室走到灶房,从正房到耳房,从磨房、碓房到畜厩走上一遍,每到一处撤把松香末,唱一支祈求丰收幸福的歌。家里走遍之后,就到田地里去耍火把祭“田公地母”,“引谷穗出头看火把”,最后才将火把送到村边空地或火把梁子上,堆积在一起燃起篝火,围着火堆踏歌起舞,直到天明方休。六月二十五日这天,男女老少都要穿上节日盛装,聚集在宽敞的草坪上摔跤、斗牛、打磨担秋,唱歌跳舞,度过欢乐的节日。 

  金沙江南岸的凉山彝族在火把节这天,要先在家里给五谷六畜叫魂祭,安置好“财粮神位”,祈祷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然后才聚集到火把梁子上,举行一种“持火破门”的仪式。即由毕摩领着手持火把的群众,高唱着祭歌,踏着刚健的舞步,冲破由邪恶势力把守的一道石门、一道铜门、一道铁门,最后才燃起篝火,踏歌起舞,尽欢而散。

双柏地区的彝族在六月二十四日要举行扳牛比赛。比赛由德高望重的老人主持,先是在周围的村寨里挑选出一头最精壮的牛,牵到山坡上一块空旷的草坪上,选出12个最剽悍的小伙子分成两队。主持人发出号令后,12个小伙子就像12只猛虎一样猛扑上去,同时将牛高高地举起,用力向对方推去。将牛推倒向对方就算赢得了胜利,认为幸福就会降临到得胜的小伙子们的身上。从二十五日到二十八日,人们白天聚在一起,敲起大锣,跳起欢快的大锣笙舞;晚上则在草坪中竖起一棵十几丈高的大火把,人们围在火把下踏歌起舞,一连3日,通宵达旦,尽兴方休。

禄丰县黑井、妥安、高峰一带的彝族,火把节活动又有另外的特色。从六月二十日他们就开始“迎火把”。此后,一连几天都是分户过节,白天杀鸡宰羊,晚上玩火把。最热闹的是六月二十七日“送火把”,这一天,周围数十里内的彝、汉、苗、回等各族群众都来赶火把山,人数成千上万,十分热闹。中午时分,随着三声炮响,大号长鸣,锣声、鼓声、唢呐声、芦里声一齐响起,送火把的仪式开始了。领头的是3个手持大刀的老人,跟在后边的是近百人组成的大刀队,分别化妆成黑脸、白脸、红脸3个队,边走边舞。到了火把山下,就一齐呐喊着冲上山顶,忽儿欢跳舞蹈,忽而挥刀互相拼杀,反复循环表演多次,然后才在炮声中结束刀舞,将火把和面具集中起来烧毁。大火烧起来以后,围观的人群不分男女老少,都要赶忙脱下身上的外衣、围腰或帽子,走近火堆在火上绕3次,才心满意足地离开火把山。青年男女们则留下来,欢歌舞蹈直到深夜。

1981年5月25日,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通过议案,确定火把节为州内彝族的法定节日。自1981年起,州、市政府每年均在楚雄鹿城举办欢庆火把节活动。节前几天,鹿城就披上了节日的盛装。届时,国内外宾客盈门,省内外商贾云集,贸易街摊点密布,参加节庆的人数达10余万人之多,贸易成交额达数千万元。同时还举办民族体育比赛、民族民间文艺调演、文化科技展览等活动。数日内,贸易活跃,歌舞盈城。入夜以后,街头彩灯齐放,人们手中点燃的火把和高大建筑物上的霓虹灯交相辉映,火树银花,齐放光明,人如潮水,火如游龙。古老的火把节,已成为弘扬民族文化、促进对外开放、开展经贸活动和各族人民大团结的盛会。


名称:电话:
共0条评论

已关闭